- 发布时间:2024-07-04
- 分类:新闻动态
- 来源:http://www.sdsad.com
- 作者:设计4院
- 访问量:474
山东四院:匠心设计,用小细节诠释医家大爱
【概要描述】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区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区——昆山东部医疗中心项目,凭借其出色的设计理念,“以人为本”的核心建设理念,已经成为国内未来美好县域医院建设的标杆。医院建筑于细微之处彰显医家的大爱情怀。
该项目设计单位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四院团队本着“以人为本”的核心建设理念,将自然环境引入医疗环境之中,营造轻松、舒适的就医环境。项目荣获了2023年苏州市城乡建设系统优秀勘察设计(建筑工程设计——民用建筑)二等奖;2023年“第二届中国医疗建筑用户体验奖”。
山东四院:匠心设计,用小细节诠释医家大爱
【概要描述】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区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区——昆山东部医疗中心项目,凭借其出色的设计理念,“以人为本”的核心建设理念,已经成为国内未来美好县域医院建设的标杆。医院建筑于细微之处彰显医家的大爱情怀。
该项目设计单位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四院团队本着“以人为本”的核心建设理念,将自然环境引入医疗环境之中,营造轻松、舒适的就医环境。项目荣获了2023年苏州市城乡建设系统优秀勘察设计(建筑工程设计——民用建筑)二等奖;2023年“第二届中国医疗建筑用户体验奖”。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区
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新院区——昆山东部医疗中心项目,凭借其出色的设计理念,“以人为本”的核心建设理念,已经成为国内未来美好县域医院建设的标杆。医院建筑于细微之处彰显医家的大爱情怀。
该项目设计单位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四院团队本着“以人为本”的核心建设理念,将自然环境引入医疗环境之中,营造轻松、舒适的就医环境。项目荣获了2023年苏州市城乡建设系统优秀勘察设计(建筑工程设计——民用建筑)二等奖;2023年“第二届中国医疗建筑用户体验奖”。
便捷的医疗流线,轻松就医看的见
1. 集中布局结合水系灵活布置
在昆山一院新院区的规划设计中,建筑布局适当集中,并结合水系灵活布置,分为北侧主体医疗区与南侧急诊体检区、行政科研教学区,两区适当分离,并通过连廊纵向联系。
连廊连接2号楼与3号楼
医技中心、门诊、病房部分集中布局,均位于主体医疗区,目的是实现病患与医护人员各自更加快捷的流线。
急诊、体检、行政科教等功能需要单独的流线和环境,因此临近主干道前进东路设置,便于患者识别,流线独立。另外,功能区与主体医疗区分开设置,也便于医院的管理和院感的控制。
除此之外,在用地的东南角设计了以肿瘤、内分泌为主的慢性病专科中心,规模600床,并配套独立的出入口、停车区、门诊、病房、医技检查设备,凸显医院的强势专科特色。
规划布局图
2. 优化资源配置,凸显专科特色
为了更好的整合医疗资源,优化流程,提供更加专业化的医疗服务,经过与业主的深入交流,最终确立了以急诊、肿瘤为专科特色的“院中院”模式。实现了“院有专科,科有名医,医有专长”的资源配置模式,走专业化、精准化的发展道路。
新院区急诊医学中心设置在河道南侧,位于城市转角处,单独开设急诊急救出入口。为整合交通流线,车辆经桃花河中央广场进行分流,在门急诊区域设置单独的接驳通道,除了少量的出租车进入专用通道外,其他机动车统一进入地下停车场,做到彻底的人车分流,保证院区内部安全舒适的环境品质。
圆弧角度的急诊拐角处理
急诊医学中心功能完备,面积约12000㎡,包括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危重新生儿五大中心。同时以急诊门诊诊断、急诊医技诊断、急诊抢救、急诊手术、急诊监护、急诊留观、急诊病房为保障体系,建立起一套快速、高效、多学科互动的一体化危急重症医疗救治体系。急诊医学中心内部设置一部专用电梯,垂直串联抢救大厅、EICU(23床)、急诊手术中心(6间),实现抢救、监护的快速救治。完备的配套设施决定了急诊医学中心可独立于综合医疗体系之外运营,形成医疗诊断救治上的闭环。在夜间整个功能单元可以独立运行,形成综合医院中的“院中院”模式,让患者可以在任何时间享受周到的医疗服务。
伴随着当前肿瘤患者日益增多和相关医疗需求的不断增长,新院区在行政教学楼东侧规划设置了600床的肿瘤医学中心,作为肿瘤疾病治疗、并延伸至慢病诊疗、健康管理、后期疗养等功能。功能设置包括慢病门诊、肿瘤门诊、肿瘤日间化疗、国际部门诊、健康管理中心、放疗中心(设置直线加速器两台、DSA两台)、远程会诊、信息机房、厨房、餐厅以及相关医技配套和各科室护理病区。“一站式”的医疗配套服务减少了患者往来就医的奔波,为市民提供了更加专业化、精准化、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急诊大厅
3. 无障碍设计与设施
昆山一院基于就诊流线为导向的标识系统,简介清晰,能精准指导就诊人员到相应的诊室完成就诊;基于三级医疗工艺流程理念的诊区设计,赋予患者以最短流程。
模块化便民设施
卫生间、护士台有符合无障碍低位服务台高度的部分,以满足残疾、老年、重症病人的需要;设有病人活动室的部分楼层,活动室的墙面四周设置符合无障碍要求的扶手;距建筑物入口及车库最近的停车位根据规范的要求设置残疾人专用停车车位;垂直交通,交错排列;自助服务,全面布点。
便民诊区
4. 匹配智慧物流传输系统
为最大限度地发挥组合智慧物流传输系统的优势,设计师们按医院不同科室的需求引入不同的物流系统,如病房护理单元、配置中心、手术部供应体系、营养餐的配送方面,由于供应量大,供应时间相对集中的特点,设计师选择箱式物流传输系统。
气动物流主要是应用于血液样品、组织样本等轻小型物品的运输;考虑到造价成本的因素,AGV机器人大面积使用不是太现实,它更适用于平层运输,因此设计只在手术部系统内采用了AGV机器人系统,主要解决手术物资的二次运送问题,节省了人力成本。最终采用的这种复合型物流系统,大大提升了医院的管理和服务,降低了运营成本。
各类机器人
江南水岸,院城共鸣
1. 城市会客厅
昆山一院门诊出入口设计依托于河道,塑造了一个尺度较大的灰空间,来打造医院的“城市会客厅”。通过这样的设计,一方面能起到人流集散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希望创建一个供人们休闲停留的室外活动场所。
会客厅也贯彻了“以人为本”设计理念,在立面上采用圆形片墙的设计手法点缀,形成主入口的对景,提高识别度;在场地内设置休闲的座椅、绿植、山石,塑造了一处别有景致的江南庭园,也方便病患在候诊之余有一处可以停留的活动场所。
城市会客厅
在门诊大厅的连结处进行细节化设计,连接处的1-4层均为河道上方空间,方案结合原有自然面貌,设计了为病人、家属、医护人员亲近自然、休息、放松的空间场所,让人和自然“零距离”亲密接触,真正实现人与建筑、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河道景观
多层次的下沉广场
2.“水袖”连廊
作为功能上的联系枢纽,建筑设计师设置一条“水袖”连廊连接南北医疗区,让患者及医护人员在此感受到江南独有的观景体验。风雨连廊的初衷是为了创建一个不受风雨等极端天气影响的人性化交通体系。设计中也巧妙地与水系景观结合,穿越整个中心景观区,实现从科研楼到后勤楼、医疗区的全线贯通,也能够体现小桥流水、水路并行的地域特色。
“水袖”连廊
在设计中,建筑师在连廊处设置了供来往行人使用的休闲区,布置景观、小品、座椅,一方面将美好的景致渗透到建筑内部,另一方面鼓励人们走到室外,进行短暂的放松与休息,让人们从视觉、嗅觉、听觉上全身心地与自然环境共生。走在连廊上,人们不知不觉放慢了脚步,驻足停留,享受这一刻的宁静与美好。
“水袖”连廊
3. 下沉景观庭院
保留场地原始的自然属性,并与建筑空间相互融合,是昆山一院新院区设计的一大特色。下沉广场的设计初衷是为建筑内部提供更好的采光和通风,在此基础上对下沉广场的尺度和规模进行放大,再结合原有的环境场景,塑造出了独具匠心的环境空间。庭园内绿化精心布置,假山、流水、草地、绿植交相辉映,为游客提供了一处与自然对话的友好场所。让人们在就诊的奔波中找到片刻的宁静。
下沉景观庭院
在地下一层东侧,设置700㎡的商业配套设施,提供休闲餐饮服务,让就医的患者能有一处休息、等候的场所。同时,结合商业区域,临近设置下沉采光景观庭院,为建筑内部提供充足的采光和良好的景观视野。
地下美食广场
巧用通风和采光,营造自然疗愈环境
绿色医院的建设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光照和通风,这是物理空间舒适的基本保障。新院区秉承了将自然环境引入建筑空间之内的设计理念,淡化建筑与环境之间的界限。自然环境是人工环境所无法比拟的,具有超强的疗愈感,模糊就医和休闲之间的界限,让患者及家属可以在就诊陪诊的过程中有更加轻松的体验。同时,对于医护人员来讲,也提供了一个放松心情的环境空间,感受自然风与阳光的抚慰。
1. 玻璃采光天窗
昆山一院的所有的诊室都是直接对外采光,同时还能远眺桃花河沿岸自然景观,这是多数普通诊室难以比拟的。不同的门诊单元之间通过医疗街进行串联,公共区域宽敞明亮,家属可以随时在窗口远眺河道景观。
另外,主医疗街南北方向共有4个采光中庭,对应设计的采光天窗可以为整个门诊医技楼的1-4层提供充足的自然通风和采光,保证自然光线洒满医院的各个角落。
玻璃采光天窗
2. 核医学科采光天井
根据防护和医院建设的要求,核医学科和放疗科设置在地下,设计团队在此区域设置了两处下沉采光庭院,为医护人的办公用房和病人的候诊区域提供采光和通风,让阳光伴随着病员就医的全过程。
3. 双走廊病房
病房部分采用双走廊的布局形式,南侧是病人走廊,北侧是医护走廊,实现医患分流。医护走廊两侧设置医护人员专用的办公空间,为了给医护人员提供舒适的办公环境,山东四院的设计师在一些细节上付出了很多心思。“常规医护办公用房的进深是5.4米,房间很挤,后期使用时常常发生办公用房空间不足的情况。昆山一院的医护办公用房进深做到了8.1米,为医护人员预留了宽敞充足的使用空间,提升了工作体验。”山东四院创作中心主任王超逸分享到。
双走廊病房
绿色建筑设计,拥抱“双碳”战略
1. 绿色设计提前介入
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涵盖了建筑、结构、水、暖、电各专业的设计内容,是贯穿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综合性的评价体系。在昆山一院的设计过程中,山东四院的医院建筑设计师在前期方案阶段根据绿色建筑的评价标准,提前介入,制定了符合项目实际情况的绿色建筑设计措施,以此来指导方案的设计,绿色设计与方案设计紧密结合,而不是仅仅作为施工图图审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位医院未来拥抱“双碳”战略、绿色运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海绵城市措施
昆山一院主要是利用植草沟、渗水砖、屋顶花园、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设计理念。其中,下凹式绿地、雨水花园、植草浅沟等设施,其总面积占绿地面积的30%以上。建筑设计师在中心景观区与开放公园区还设置了景观型海绵示范节点。
通过楼梯落水管、排水沟、下沉绿地、透水铺装,设计将雨水引入到地表层下。雨水在过滤、渗透吸收及生物降解的联合作用下被净化,植被同时也降低了雨水流速,从而达到控制雨水径流的目的。同时,在绿地下方设置蓄水模块,雨水被净化储蓄后可以回收用于周边的绿化浇灌、广场的路面冲洗等。
海绵设计理念
另外,院区在四处集中停车场区域均采用了海绵城市的技术措施。在停车场周边设置下沉式绿地,停车位采用嵌草铺装,以此来引导和收集场地内的径流雨水,通过铺装下方滞留池,达到渗、蓄、滞、净、排的目的。
海绵技术应用
昆山一院新院区秉承以人为本和绿色生态的设计理念完美地诠释了其百年传承的“宽广仁爱,精勤亲进”的精神积淀,用匠心设计在小细节中写满医家大爱,让医院建设真正实现有智慧、有景观、有生态、有温度的设计目标。
昆山一院项目简介
总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
设计床位:2000床
总投资金额:约30亿
投入使用:2023年2月
项目定位: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智慧化、绿色、高效、现代化医院
设计单位: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四院、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医院基建团队:顾一阳、孙勇、魏荣
设计团队:杨曙光、杜晓军、颜世瑞、王超逸、孙磊、朱宏程、宋鸿誉、周冠廷、张文、徐辉、朱峰、石志敏、陆凤庆、张明虎
项目荣誉:苏州市城乡建设系统优秀勘察设计(建筑工程设计-民用建筑)二等奖、第二届中国医疗建筑用户体验奖
项目设计团队领头人
杨曙光
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四院院长
山东省卫生建筑设计研究所 所长
工程硕士、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
中国建筑学会医疗建筑委员会委员
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院健康环境分会副会长
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院建筑与装备分会常务委员
《HCD医养设计》编委会委员
《中国卫生工程》杂志副理事长
中国医疗建筑设计师联盟理事会理事
西北地区医院建设与发展协作联盟理事
山东省评标专家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联系我们
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四院
(卫生建筑设计研究所)
地址:济南市市中区兴仲路国家大学科技园1号楼西楼三层,设计四院
电话:0531-87913040 87913043
手机:15662665353
传真:0531-87913043
邮编:250001
E-mail: 4s@sdad.cn
版权信息
© 2022 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卫生建筑设计研究所) 鲁ICP备11008369号-10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济南 SEO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