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中心
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013年度山东省优秀设计方案 二等奖
建筑性质:门急诊医技综合楼
设计时间:2012年
项目进展阶段:设计中
建设地点:河南·洛阳
建筑面积:59000m2
主体建筑结构形式:框架、框架剪力墙结构
主要外装修材料:石材、玻璃幕墙
床位数:600床
工程特点及概况:
★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位于有“千年帝都,牡丹花城”之称的洛阳古城的中轴线上。本期规划设计将对现有门诊医技区进行整合,建设门急诊综合楼,根据现有医院住院资源配置,增设内科病房600床左右。新的门急诊医技综合楼建成后,医院总床位数达到1200-1500床左右,日门诊量可接纳病员3000人,并为医院医技部门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总体布局上,降低建筑密度,提高绿化面积,增强功能单元联系,缩短就诊流线距离。地下停车为主,地面停车为辅,在紧张的用地范围内,营造一个宽松的就诊环境,提升医院品质。
规划设计理念:
★本工程的总体布局中,考虑到用地紧张的现状,采用集中式布局,降低建筑密度,提高绿化面积,增强功能单元联系,缩短就诊流线距离。地下停车为主,地面停车为辅,在紧张的用地范围内,营造一个宽松的就诊环境,提升医院品质。
★由于本项目包含的门诊、急诊、医技、病房、办公、停车六大块功能,各种流线相对复杂,因此,将六大功能分区域布置。门诊、急诊、医技三区联系紧密,适宜采用水平流线组织,放置于裙房部分。病房各功能单元独立成区,宜采用垂直流线组织,放置于塔楼部分。办公区与其他功能既相对独立,又互有联系,放在裙房顶部,处于综合楼中部。停车放置于地下,采用垂直交通与其他区域方便联系。
方案构思:
★塔楼居于院区中部,裙房沿金谷园路水平展开。
★城市空间景观分析,建筑主体位于院区中部,前区受5层高裙房遮挡,建筑形体展现不完全,对新建外科病房楼遮挡较大,院区建筑展示不完全,使得院区前后空间完全阻断而失去联系,城市景观单调。双塔所围合的区域,空间局促,压迫感较大,不利于城市空间的打开,难以彰显医院建筑包容的特定性格,拥堵的院区环境难以舒缓病员的心理。从城市空间出发,院区建筑天际线单调缺乏变化,难以在金谷园路上形成标志性的建筑体量。
★从日照方面分析,内科病房楼的布置方式,使院区西侧常年处于阴影区内,外科病房楼对综合楼主体的遮挡面达到2/3的区域。塔楼面向西南,西晒时间较长,对于建筑的整体节能和舒适度影响较大。
★通风方面分析,洛阳当地每年主导风向为西向和东北向,综合楼塔楼和外科病房楼形成半围合空间,由于气流的绕流在院区西侧形成空气阴影区,这个区域的静压大部分低于大气压,处于负压区,此区域内易形成涡旋区,产生循环气流,同时食堂产生的废气也会卷入到涡旋中,大楼获得的新风质量受到较大影响。
友情链接 FRIENDSHIP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