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
医院规划设计有哪些布局要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在的建筑一般都会要求的非常严格,对于医院这种比较特殊的公共场所而言,好的医院规划设计同样也是必不可少的。现在的医院,在新建楼房的时候,都会比较注重医院规划设计,而对于震区医院来说,更是重要。震区医院的规划设计除满足医院建设基本原则外,更应注重其抗震性,即功能性、实用性和安全性,注意到结构的整体性、规则性。
医院规划设计要求
新建医院包括:门诊、急诊、药房、功能检查、中心检验、影像科、内窥镜、透析、病理、手术部、ICU、中心供应、住院部、职工食堂、营养厨房、报告厅、行政办公、后勤保障、感染科等功能区。
入口选择:主入口的定位决定了医院的总体布局及内部流线组织。首先,在城市人流方面,医院主入口所承载的人流、车流量最大,应选择等级较高道路设置;其次,在技术经济方面,本着经济实用的原则,医院总体布局采用经典的南北轴模式及模块化布局,使交通便捷、流线简单。经过比选分析,医院主入口设在羌州南路,急诊入口及污物出口分别设在高家坪路。
功能分区:医院主体建筑位于基地中央,主入口设集散广场,西侧预留发展用地、东侧设置康复花园,基地东南角沿高家坪路设置感染科及后勤用房,分区明确。围绕主体建筑设置健身广场及绿地。主体建筑功能划分为:门诊、急诊、医技、住院、食堂及办公,各功能区由医院主街联系。
流线设计:外部流线为患者流线、急诊流线、探视流线、医生流线、污物流线,分别由各自入口进出,做到人流、物流,洁物、污物分离。感染科布置在附属建筑内,避免交叉感染。内部流线为鱼骨式布局,以医院街为主轴联系各功能分区。
景观设计:医院景观设计分为四大分区:主体建筑西侧设置预留发展用地,远期建设之前,作为医院集中绿地及景观花园。
主体建筑北侧,医院主入口设置集散广场及绿化景观小品,形成整个院区标志性景观。主体建筑东侧设置康复花园及健身广场,是患者户外散步和健身的主要场所。沿主体建筑周边及单元模块之间,设置绿地及内庭院,内庭院可起到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采光的作用。
友情链接 FRIENDSHIP LINK